有关写人记事的作文集锦六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人记事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拎着行李站在村口,脚却像灌了铅一样举步维艰,远处家家户户升起的袅袅炊烟模糊了我的视线。因为外婆的故去,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使我感到陌生无比。
外婆离世的那天早晨,我还在学校里上课,直到她匆匆下葬,我也没能见她最后一面,这成了我永久的遗憾。
我推开外婆的房门,曾在这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像老式放映机一样重演:
七岁的我站在高脚梨花凳上踮着脚尖去摸外婆为我藏在壁橱里的糖;
十岁的.我发高烧,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外婆佝偻着身子用浸了冷水的毛巾轻轻擦拭我的额头;
十六岁的我初中毕业,顺利考上我理想的高中,久卧病榻的外婆用力地搂着我,笑得如同孩子一样。
……
熟悉的记忆倾涌而出,而我猝不及防,红了眼眶。
午饭时间,我心里难受得紧,见饭桌上少了一双熟悉的筷子,便愈发的没有食欲,而与我不同的是,其他人都谈笑风生,似乎外婆的故去没能引起他们多少悲伤似的,我一时气急,随意扒了几口白饭,便称吃饱了,于是转身回房。
我伸手摸了摸外婆用过的枕头,上面仿佛还存着余温,就这么想着,眼泪落了下来,还依稀听到门外那些冷漠的大人们的笑声,我哭声更大了,像是要把这委屈传诉给故去的外婆似的。这时,门开了,小表弟安静地走进来坐在我身旁,递给我一张纸巾。我侧过脸看他稚嫩的脸庞,忽的明白了什么,是了,那些大人怕是不想让年幼的他体会生离死别的痛楚吧,所以才故作坚强,用笑声掩盖悲伤。我仍是仍不住地问:“你想外婆吗?”我的目光正对上他黑晶色的眸子,纯澈的,一如他这个年纪一般的不谙世事。
“想,因为——”他顿了顿,又微微向右侧着头,像是在思考一个很深奥的问题,“因为奶奶对我很好。”,他看着我的眼睛,如此认真地回答出简单到可笑的理由,而我笑不出来,眼泪又无可抑制地流了下来,原来外婆被这么多人默默思念着。朦胧中又觉得每一寸土地都回归亲切,好像一切都没有变过,好像外婆还在。
外婆,有你的地方是我永远熟悉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个我最信任的好朋友----“黄昔然”吧!
她和我们一样,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小小的鼻子和水汪汪的眼睛,只不过她给眼睛“穿上了衣服”。
之所以我们是好朋友,是因为我和她都是“假小子”。我们俩都十分喜欢体育,但是她跑步却比我快多了,都能和体育委员相提并论了!
既然她那么喜欢体育,有点调皮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上课时,她开小差被老师发现后,老师只会说:“黄昔然,请你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她站起来吱吱呜呜了半天,却连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虽然她调皮,但也有文静的一面。下课后,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只有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积累好词佳句,或画画。那是在我刚转到华山小学时,胆子非常小,一个熟悉的`同学都没有,感到非常孤单。只有她主动与我交谈,告诉我许多有关学校、班级里的事情,与我交朋友,并且很热心的把我介绍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好让我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
多么好的伙伴呀!她就是黄昔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正好也是我外婆一生的写照。外婆长得不高,却将四个女儿拉扯长大;学历不高,却教会了我许多朴实且至高无尚的做人道理。
据妈妈说,她怀上我那年,家里很穷,爸爸又在外地打工,虽然大家都很期待我的出生,但也只能吃白菜、喝稀饭。外婆为了能让妈妈吃好点,便自作主张杀了一只老母鸡为妈妈补身子,外公为了这事第一次骂了外婆。后来,爸爸在妈妈的临盆之期回来了,家里的生活才慢慢地好过了一些。我出生那日,应了李玉刚的那句歌词 “那年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直到现在,外婆和我聊天时,还常说: “你出生那天,家里的梅花都开了,那个香呀!我去问了那个算命的,他说你的名字中需带木,就给你取了这个名字——廖良梅。”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妈妈生下我后,就和父亲外出打工,将我托付给了外婆。当时家里只有外婆、外公和一条狗。外公要干农活,不能照顾我,所以我等于是由外婆一人拉扯长大的。童年外婆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其它的或许没有记得那么清楚了,但有一件事我仍记忆犹新,因为那是外婆第一次打我。百花盛开的季节,我的小手拉着外婆的大手,走在小径上。路旁种着一丛一丛的“串串红”,这是一种十分鲜艳的花,它不但好看,而且里面的.汁甜甜的,很好吃,我刚想摘,不料外婆一下子打掉了我的手,我哭了。外婆虽不忍,但仍历声道 : “如果你想要,我们可以买一根回去自己种上,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侯都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我只是哭,外婆拉起我便走。那天,我感觉到外婆的手劲特别大;那天,外婆第一次无视我的眼泪; 那天,外婆第一次打了我。第二天,外婆在院子里也种了一株这样的花。可是现在我早已忘记,回首往事,外婆为我所做的一切,看似微不足道,却对我的童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小时候,我记忆里的外婆是满头青丝,三千瀑布丝极为美丽,可她做了这么多,得到的却是一头银发。今天,如果有机会 ,我一定要对外婆说:“外婆,我爱你!”
我有一个调皮又聪明的小表弟,他瘦瘦的脸上,长着一双狡黠的咪咪眼,还有一对尖尖的耳朵,活像个小精灵。小弟弟是外婆的心肝宝贝,最喜欢吃零食,他想要什么外婆就给他什么,可他却一点也不懂得分享,连从小带大他的外婆都不行,简直就是家里的小霸王。
过年回外婆家,我正拿着一盒“好多鱼”美滋滋地吃,弟弟带着一脸狡猾的表情偷偷地移过来,我还没注意到呢,“好多鱼”就没影了,我知道肯定是弟弟干的,就问那个“小霸王”:“给你吃好了,但是你能分给我几颗吗?”弟弟一下把盒子藏到身后,蛮横又结巴地说:“姐姐,你能不能自已去买呀?我已经很少了!”我一下火了:“这本来就是我的,你凭什么让我买?”说着就随手跟他抢了一颗,没想到,那个小霸王使出了必杀技---哭!“哇!哇!”外婆风风火火地来了,后面跟着妈妈、阿姨、爸爸、舅舅、等一大串儿人,看见大伙儿都来了,他哭得更厉害了。妈妈是弟弟的防护罩,所以弟弟肯定赢了,不用说,我还吃了一顿妈妈、爸爸的爆炒鱿鱼。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又不是我的错,明明是弟弟抢我的零食!我一个人坐在角落生闷气。
妈妈走过来亲了下我的脸,小声地说:“姐姐还会跟弟弟怄气啊?”小弟弟又没事似的'黏着我玩,我好像也不生气了。妈妈摸了摸弟弟的脑袋说:“我们来讲个故事吧,就讲孔融让梨。”“我会!我会!”我大声说。妈妈说:“那好,你来讲吧。”于是,我开始绘声绘色地讲,弟弟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听。讲着讲着,我的脸慢慢红了,自己真不应该和弟弟怄气。这时,妈妈拿来了一盘苹果:“你们来吃苹果吧。”弟弟盯着妈妈的苹果,一把抓了个最大的,突然又犹豫了一下,结巴地说:“这个最大,给姐姐!”原来弟弟要把大的给我,把小的给自己!我看了下妈妈,开心地说:“妈妈,小弟弟也学会分享了!”
这是暑假里的一个美好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很早就开始唱起歌来,花草树木在微风中伴着鸟儿舞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起床啦!起床啦!”妈妈把我喊起床来,告诉我,“吃完早饭赶紧写作业,晚上我们一起出去玩。”就这样,倒霉的一天从我慢吞吞的起床后开始了……
吃过早饭,我懒懒的坐在书房里,打开那“可爱”的'奥数书开始研究。可令人郁闷的是,今天的奥数题都特别难,我一边思考,一边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时间飞似的过去了一个小时,我绞尽脑汁也只攻下三道题。没办法,我只能先把其他作业做完,之后再来思考。做完作业后,我想出去走走,可当爸爸妈妈问起做了多少题时,我却又哑口无言。倒霉的我便换来了一顿教育。
一上午眨眼就过去了,我的成果并不显着,但总能休息一会儿了。我刚想打开电视,肚子却忽然一阵剧痛,痛得我直奔厕所。让爸爸检查后才知道,我居然得了肠炎!真倒霉!上了许久厕所,我才出来吃午饭。饭后,我想玩会儿电脑,可我最心爱的游戏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爸爸以为是垃圾软件,便把他们都删了。我气得脸都发青了,但也只好忍气吞声重新下载。折腾了一下午,总算是折腾好了,可我刚准备开玩,妈妈又对我说:“快出去走走,别老玩电脑。”我想解释,她没听,我真是欲哭无泪。
当我刚阴沉沉地踏出门,就感到一阵头晕,接着有点儿胸闷,我让妈妈为我摸了摸额头,摸完才知道,我居然又发低烧了。结果当然是由晚上游玩公园变成了“参观”医院。一路上我不停地苦叫着:“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唉,我今天好像是“霉神附体”,真是太倒霉了。真希望今晚睡觉时我能在梦中把“霉神”好好地揍一顿!
古汉语辞典中对“义”的解释为:“正义,合理的行为或事情。或者是恩情,情谊”。而现代汉语辞典中则是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由上述或繁或简的解释中,我所了解到的“义”从字面上已经不同了。古人的“义”与今人已经开始有了异议。
通过学习《荆轲刺秦》和《鸿门宴》我进一步了解到古人眼中的“义”是一种气概,是一种侠士之间相怜惜的情谊,荆轲甚至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去刺杀秦王。只为了一个“义”字,值得么?荆轲眼中“义”这一字重如泰山,因为“义”他才能在太子丹门下安身立命,也是“义”才让他结交了像高新离这样的侠士。所以“义”对他可谓是一切,他要报得不止是太子丹一份恩情,更是要去做一件正义的事,一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而项羽眼中的“义”则有此狭隘,他的“义”不是一件合理的事,而是与刘邦的一种情谊,通俗点儿说就是哥们儿义气。但也正是凭着这种义气,才使他手下的人都信服于他,愿意与他一起战死沙场,这也不失为一种英雄气概。所以古人眼中的“义”不仅像辞典中解释的那样是件正确的事或是一种情谊,更重要的是“义”字背后那种值得人们去赞扬去称颂的精神和气概。
而现在的人眼中的“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哥们儿
义气”或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了。在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人会“傻”到为了“义”去像荆轲那样为朋友两胁插刀。现在的有只会为了利益插朋友两刀。而项羽身上那种豪气也不见了。虽然在“哥们儿义气”上有所体现,但我并不认为这种“义”可以与顶羽的“义”相提并论。这种义气是一种不理智的,它与原先字典上所说的正义的事背道而驰。
但“义”并不是不存在了,在当下“义”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中。由为兄还偿的“爱心兄弟”,替倒闭银行还债的银行行长,还有为曝光地沟油工厂仗义执言的农村妇女……这些人虽没有先人那种舍身取义的壮举,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义”,宏扬“义”,传播“义”。现在人们眼中的“义”演化成为了一种讲诚信、守义气的美德。
虽然古今“义”已不同了,但“义”带来的结果都应是发的。正如字典上的解释,义就是正义。真正的义无论化为哪种形式,它给人带来的永远都是值得称颂,被流传的东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