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日记

照片的日记

时间:2025-03-17 11:37:00
照片的日记

照片的日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照片的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照片的日记1

那是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九十年末期的一张家庭生活照。照片中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更为显眼的是圆桌中间还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这张照片是奶奶62岁生日时拍的,许多亲朋好友都来庆贺,就连远在黑龙江多年未归的舅爷也回来了。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照片上两个小女孩紧挨着奶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左边稍高点的是我的大姐,右边的是我的表姐。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身穿一件绿色的小花棉袄,紧挨着爷爷坐着,他的椅子垫的高高的,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嘴里塞的.鼓鼓的,那就是我。在我们身后的镜子里,还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我的大姑,大伯,伯母。他们有的在向拍照的我们张望,有的忙碌于厨房和餐厅之间。照片中不见爸爸妈妈的身影,大概是在厨房里忙碌吧。

时间一晃过去了七年,爷爷奶奶的身体还象当年那样硬朗,只不过头上又增添了许多白发。照片中的两个姐姐也由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大人,并且先后考进了名牌大学。而我也由当年顽皮,不懂事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小男子汉,坐在了中学的课堂里。

这张照片不仅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团圆的历史见证,还记录了我们这些少年的成长历程。象这样的照片我家还有很多,每当我翻看起这些老照片,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照片的日记2

小学六年级的生活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初中已经读了三年了,每当我拿起小学毕业照时,心中总会呈现出一些美好的回忆。在照下这张照片的那一刻,长厦小学六年(5)班的67位同学们的笑容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

同学们的.笑容是多么灿烂,多么的阳光,也有一些古灵精怪的同学,笑得是多么滑稽,让我看后忍不住开怀大笑。但一笑过后,有勾出我的无限伤感,和无限的怀念。

六年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让人一下子拥有那么多数不清的回忆,但六年的生活又是过得那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让人想停都停不下来,六年看似漫长,其实不然,它快的让你感觉不到。

看着同学们的笑容,让我想起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六一“,那个场面让人永远都难以忘怀,大家欢笑着,但是当一个同学唱起;>;这首歌时,大家慢慢停止了欢笑,静静的听着,最后忍不住,大家都哭了,哭得很伤心。是啊,一想到将要分离各奔东西,谁不会伤心呢?整个教室静得只听到哭泣声和带着哭调的歌声。在那一刹间,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停止,时间不再转动,让我们永远欢笑啊!

这张照片,是我回忆的保留,是快乐的印迹,虽然六年(5)班已不在,同学已各奔东西,但是六年(5)班依然在心中,我们的心依然团结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六年(5)班依然在。

照片的日记3

晚上,我做完作业,无聊地翻开了相册,我一页又一页地翻着,突然眼前出现一张我和亲人一起在武夷山的火车站前的照片。 日记四年级日记

那是二零零四年八月的一天上午,照片上的时钟显示着那一刻是十一点零三分,那是我们马上要乘火车离开武夷山的时间。看到这张照片,我立刻想起了那年在武夷山的事情。

那年暑假我的`表姨一家从加拿大回国,我们全家一行十七人乘火车从福州出发到达武夷山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要游览虎啸岩,我们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我们来到景区,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爬山。一路上我和表姐、表弟走在一起,边玩边闹,一路的美丽风景都没有注意看,现在我只记得经过一个“一线天”,路很窄,只能一个人通过,光线很暗,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进,上面的岩缝还不时有水滴在我身上,好不容易才见到一丝光亮,终于走出了“一线天”。这一天我走了许多山路,好累啊!

第三天吃早饭时,我一听说这天还是要去爬山,我就开始耍赖不想走了,妈妈好说歹说劝了半天,终于我还是去了。我跟着导游叔叔走在队伍的前面,导游叔叔把它的导游旗给我,我觉得很神气,我也不觉得累了,不知不觉我们爬上了天游峰。我听到几个不认识的叔叔阿姨说:“这小朋友真行,自己走上来的。”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后来妈妈也夸我了,我好高兴啊!

现在想起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它,才能战胜困难,在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照片的日记4

今天,我闲着没事,就随手翻起了家里的影集。看着看着,一张我和老师同学在学校里一棵最引人注目的大树下玩耍的旧照片勾起了我的记忆。

那是个凉爽的午后,老师带着我们到操场玩老鹰捉小鸡。我们玩得可开心了。有一个同学扮演凶恶的老鹰,有一个同学扮演伟大的母鸡,剩下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鸡。母鸡和小鸡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母鸡在前面,小鸡们在后边。当老鹰冲向小鸡们的时候,母鸡会展开双翅,拼命地保护小鸡们。

小鸡们心惊胆战地躲在母鸡的后面,生怕老鹰捉到他们。只见他们手拉着前面小鸡的衣服,一会儿躲到母鸡的右翅后面,一会儿躲到母鸡的左翅后面,队伍就像一条弯弯扭扭的蛇一样扭来扭去。蛇的身体一会儿断开,一会儿很快的合拢,一点儿也不给老鹰进攻的机会。

可惜百密总有一疏。老鹰的眼睛非常尖,突然它找到了一个进攻的机会。有一只小胖鸡折腾了半天,累坏了,动作开始缓慢起来,呼哧呼哧地直喘气,有点跟不上队伍了。老鹰瞅准机会,敏捷地扑了过去。只听到“啊!”的一片惊叫声,小胖鸡终于不偏不倚地被老鹰逮了个正着。它懊恼地直跺脚,老鹰却开心地手舞足蹈,因为它终于可以扮回小鸡了。

虽然玩老鹰捉小鸡的场景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它已经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美好的过去。

照片的日记5

这是一张76年前的黑白照片;这是一张记载着人面兽心的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为以及为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黑白照片;这是一张令我们全中国人都感到悲哀、愤怒以及可耻的黑白照片!

这是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的一件令人悲愤的事。和往日一样,上海南火车站依旧是人来人往,在候车室里,小孩活蹦乱跳,大人谈天说地,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

谁都不知道死神这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地降临了。正当人们提着箱子拎着大包正准备上车时。突然,从广播里传来了一阵急促有力的声音:“请注意。日本的轰炸机来了,请大家不要慌张,迅速疏散!”警报也拉响了。日本轰炸机在天空中盘旋,接着传来了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大家听了,个个慌张起来,年轻人东躲西藏,妇女抱着孩子东奔西跑,老人腿脚不方便,只能听天由命。地上全是惊慌失措的人们丢下的行李。“轰!”的一声,一颗冷酷无情的炸弹从天而降,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墟,火车站上的天桥被拦腰截断。叫喊声,呻吟声混成一团。人们纷纷倒在了血泊里,地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一位孩子的'父母用尽最后一口气,把孩子推到了尸体堆上,小孩脸上黑黑乎的,衣服残破不堪,身上溅着鲜血,他望着弥漫着血腥的火 ……此处隐藏3102个字……20xx年我和同事的合影,不过才八年多,已让人有了物是人非的感觉。

背景是我们单位的标志性建筑,照片上跟现在矗立在那里的实物还是一模一样。人却是有了极大的不同。前排就坐的老同志中,有六位已经退休了,其中的一位被返聘回来,其他的五位都回家养老了,这几年分配来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曾经有那样的一些人曾为这家公司卖过命,他们的悲欢际遇,也正在被人们忘记。前排的其他老同志,有五位马上就要到退休的`年龄,正在从心态上作调整,比起当年,他们和气了很多,也散淡了许多。前排的领导中,有两位还在岗位上,却已经没有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照片上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再也看不到了。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在最后一排——当时他们还只是普通员工,做事比别人更认真一些,从他们的脸上,还看不出发迹的可能,现在,一位是最年轻的高层,一位是当红的中层,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前途。倒数第二排当年那个脸色总是很暗的同事,已经辞世好几年了,因为生了癌,而癌症的起因究竟是遗传的因素多一些,还是因为家里的一些不和谐因素生气所致,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这张照片上的人,有四个人离开这家公司了,有人去了广州,有人去了杭州,有人去了新疆,也有人一去就没有了踪迹,不知道后来在哪里落脚。离开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为了爱情,有人为了家庭,有人为了尊严,有人只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还有个别人,因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没有在岗,但还没有完全脱离这个职业,有时想想又觉得人生中的有些事很是吊诡:要是在这个行业中做一辈子,会觉得人生无味;要是不能从事这个行业了,又会觉得万分不舍。每一个人都在变化着,变化得很慢,若没有照片作证,真的难以觉察那些变化。照片记录下来的只是那一个瞬间吗?由那个瞬间,我们总能想到很多过去的时光,这,也就是照片的意义吧?

照片的日记13

时光流逝,转眼间高中毕业已36年了。班上30多名同学以后的岁月里有的经常接触与来往,有的音信全无,从同学们的口中还得知有几个同学已不在人世。36年的光阴,耐人回味,让人感叹,聚散皆是缘。

几个同学偶尔相遇,谈论着班上同学的姓名,学名难以记取,而小名却铭记在心,“抱鸡、铁勺崽、蚯蚓”等,一个小名,一段笑话。班上一个同学因为头有点毛病,读俄语音不准。有一次上外语课,老师叫他朗读课文,他居然把俄语“我读”用汉语念成“我去打油”,引得老师和同学捧腹大笑,因此落下个“我去打油”的绰号。如今,同学们都“连升两级”了,不仅当了父亲母亲,而且做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谈起同学的小名时,又把自己的记忆拉回到学生时代,遗憾的是毕业照片遗失,时隔多年要逐一叫出全班同学的.姓名来倒是件难事。今年正月初十,我到贵溪几个同学家去玩,同学之间叙叙旧,谈到班上全体同学时,老同学方跃明取出了珍藏36年的毕业老照片,大家喜出望外,戴上老花镜寻找陌生的自己。在那张长16公分、宽11公分的老照片上,37个同学参加了毕业合影,有几个没有参加,好在老照片是黑白的,也没有变黄。大家面对年轻时的面貌,对照两鬓斑白的现在,顿觉日子过得飞快,自己正是在这长江后浪催前浪的进程中,把自己催成了儿孙们的长辈,催成了自己姓前加上一个老字。

毕业分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有坎坷、有拼搏、有欣慰、有痛苦,但不论现在是在农村务农、还是在机关单位工作,对于同学之间的情谊割舍不断。青春已逝,韶华远去,那是人生的规律,无可挽回的失去。几个同学说,他们有一次到周坊去看望一个阔别多年的班上同学,正值夏收,同学们二话没说,下田帮忙割禾,笑语欢声,忘却了自己是年过半百的人,涌动在心头的是那浓浓的同学情意。

班上保留毕业照片的只有几个同学,见到那张老照片,仿佛自己又年轻了许多,小小照片,容纳了往昔同学之间许多欢欣;留下了美好的生活回忆;记录下“老三届”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准备把那张毕业老照片再翻拍几十张,让同学们都珍藏。珍藏毕业时的老照片,无异于珍惜生命和青春,那是坛经过时间酝酿的酒,越陈味道越香。

照片的日记14

望着那张旧而发黄的照片,我不仅又想起了许多童年的往事……

这张照片上有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位男孩双膝跪地高举双手,脖子中央戴着一个金色而又发亮的铜牌。当时,我才5岁,另外一位小男孩是他最亲密的朋友。这两个小男孩儿一个是我,另一个林子洋。

有一天,我和林子洋在一起玩,我对他说:“子洋,咱们这么玩下去太没意思了,不如咱们比赛跑步吧!终点是对面的那个山头。还记得前天咱们在那玩时,发现的那一枚“铜牌”吗?当时咱们你争我夺,你一直没抢走,今天我把它埋在了那一座山的正中央,咱们谁先到,就算谁赢,那块“铜牌”作为奖牌就归谁,好不好?”

子洋说:“好,今天终于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实力去获得它了。”我叫来小伙伴们来给我们俩做鉴证。只听一声哨响,我们俩好似箭一般飞了出去,你追我赶,不分上下,最后,终于到了爬山的时候了,我已经登上了上山的台阶,可子洋却像十分畏惧一样,我连忙跑下去拉着子洋的`手对他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既然你不敢,那我们就一起上去吧。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罢,我冲着子洋笑了笑,子洋也露出了温馨的笑睑。我们一起爬上了山顶,子洋把埋着铜牌的土刨开,亲手戴在了我的脖子上说:“拿着吧,它应该属你。”

就这样我和我的好朋友林子洋成就了我所有回忆里最珍贵的一段友谊!

照片的日记15

翻开厚厚的相集,一张又一张我童年的照片勾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回忆。外婆腿上的白色浴巾裹着一个丁点儿大的小孩,舒舒服服地在打哈欠,仿佛在说:“哎,真舒服,简直是皇帝般的享受。”这是出生才二十天的我。爸爸右手抱着一个与他手臂一样长的娃娃,比爸爸左手抱着的小布熊小得多,这是来到这个世界才三十天的我。一个小毛娃穿着粉色的睡袍歪歪斜斜地坐在黄帝椅上,炯炯有神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妈妈,生怕摄影师的镜头会把我掠走,这是半岁的我。不知不觉,岁月的车轮以忙忙碌碌地转了十二个轮回,我以从一个对什么事都懵懵懂懂的小孩,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哎!“未来的飞行员”一个多么别致的名字。我经不住诱惑,翻开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我有两岁了,穿着一套黄色的衣服,坐在模型飞机上,可我的脸上没有别的小孩那样白里透红的肤色,不知被什么折磨的我,只剩下一张蜡黄蜡黄的脸皮。哦,我想起来了,当时我被“肾炎”这个病折磨得死来活去。当初,一岁两个月的我只是反复地发烧,初为人父的爸爸以为没有什么大问题,没有及时地去大医院为我治疗,只是在附近的卫生所开点儿药就草草了事。由于得不到正当的治疗,我由发烧转成了急性肾炎,妈妈为此不知流了多少“金豆豆”。由于父母公事繁忙,没空照料我,且公公婆婆的家就住在县人民医院的大院里,方便就诊,所以就把我送回了老家。在外公外婆的悉心照料下,我的病渐渐康愈了。1995年6月23日,在我两岁生日的那一天,为了庆祝我大病康愈,外公外婆特地带我去县的一家照相馆照下了这一张照片,名字叫“未来的飞行员”

如今,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必须拥有强壮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所以,在选择学校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的时候,我选择了武术。迈着矫健的步伐,朝着我儿时的梦想进发。

《照片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