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后,感觉很不成功。在上课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翻看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采纳其教学建议。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查了四、五种不同的教案,然后“博采众长”写了一篇适合实际的教案,又反复看了几遍。
但是实际上课时,按教案的设计步骤操作起来却那么难,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学生表现不积极。课后,反思自己这节课找出几个不足之处。
1、导入提出的问题对一年级学生不太合适,举手发言者甚少,即使发言了离题很远。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间太长,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既想巩固拼音又想加深字形记忆,但却适得其反,会读的不愿多读,拼音不好的磕磕绊绊没有兴趣。自由朗读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及时换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
3、自身缺乏儿童语言。没有很好的用儿童的口吻和孩子们对话,需要积累这方面语言。
4、整个课堂时间掌握不恰当,导致生字教学没有完成。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棉花姑娘》一文选自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北京,祖国的首都;新疆,美丽的城市。它们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新疆的`孩子渴望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一个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爬天山看雪莲。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喜欢新疆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优点:
整理了一套完成的书写注意事项,在生字教学环节过程中,将关键笔画、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着重标出并强调,使学生对生字有了进一步的把握。
在课文朗读环节,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相机纠正读音。同时,对于带感叹号的句子进行多次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渴望、激动的情感。
缺点:
生字教学时没有及时地让学生进行练习。
讲课语速有点快。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书写练习的锻炼,保证每节课都有书写的时间。调整自己的说话语速,对于重点内容语速放慢,声调提高,着重强调,使学生通过我的语速和声调感受到哪些知识是重点,加强重视。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景,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景中学习。课件演示雨景,使学生进入情景,在老师的范读下领略美丽的景色,同时使学生借助老师的范读,对文字的读音初步感知。在理解“房檐 ”一词时充分利用课件,直观演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形象感知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中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雨的知识储备:如各种雨的声音,关于雨的词语……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尽量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不同的雨景中,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雨"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现实生活场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进行学习。
3、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各种雨的课件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把对课文的理解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利用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理解并体会文本内容,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那是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三思语文网、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窗炷?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一时间,有站起来的,有把双手举起来的,全班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大家听,可以加上动作用表演的形式读,也可以单纯表情朗读。不过,要把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告诉大家。学生们小声自读了一阵之后,纷纷抢着在全班表演朗读。“他读得好,我会读得比他更好。”“我认为这一句应该这样读!”“因为是老黄牛,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粗一点,沉一点。” ……此处隐藏10011个字……异。最后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一年级学生语言要有条理性、完整性。但我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方面还不够重视,下学期一定注意。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这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语文园地教学的一个启示,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呢?
一、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的精灵。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上面片断一的教学就是创设了“大森林游戏”的情境,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二、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我会认”,“比比写写”,“读读说说”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如上述片断二“比比写写”的教学“快点动脑想一想,还有没有这样的字兄弟?”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形近字进行归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泛,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从六年级到一年级,这个跨度真的很大,似乎由一个主角进入到另一个新的主角。这种主角转换让我很难适应,感觉自我这一个学期过得挺浑浑噩噩的,可能忽略掉了很多东西,可是我也在努力摸索,摸索中适应我的新主角,和孩子们一齐成长,一齐收获,去寻找突破,尝试做一个合格的一年级教师。期末了,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的很累,没有了自我学习的空间,早出晚归整天在学校陪着学生,可是看着学生一天天提高了又觉得很欣慰。具体总结如下:
由于我校所居住的二堡村近年很多拆迁,这一届生源复杂,外村镇的占大半,离校远靠车送的也不少,给管理带来难度。家长富了不是那么重视教育,孩子们也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凭兴趣,所以让他们喜欢学习寓教于乐更为重要。如何让孩子欢乐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些头绪。
一、与生活相联系
一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须反复练习,从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在课堂中我联系实际指导学生用所以说辞说句,有时与某学生与当时发生的事联系上了学生很开心很乐意大胆试着说词说句甚至说一段话。
二、儿歌激趣学拼音
儿歌里的节奏和韵脚,都可能出此刻孩子们的语言里,至于那些游戏特点十分鲜明的儿歌,更能使幼儿饶有兴趣地诵读不止。幼孩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正是从进取地投入语言游戏开始的,在具体的字母教学中更是不离儿歌。
比如张开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一竖加点iii,乌鸦回家uuu,u上两点üüü等等不一而足;不仅仅如此我还鼓励孩子们进行创作,自编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好儿歌,如声母教学中的拉开天线听广播,右下半圆bbb,举着小旗爬山坡,右上半圆ppp……和平鸽,爱和平,9字拐弯ggg,西瓜西瓜我爱吃,像个叉子某x等等等等。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是那么喜欢儿歌,能很快读写拼音字母了。教学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声韵搭配进行拼读的时候,我又教他们: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还有标调歌:韵母里头先找a,没a再找o和e,iu都有标尾巴;三拼音有点难,可是用一句儿歌就能搞定: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还有历年来ü上两点的省写规则这是一个难点,我们也有一首儿歌突破它:jqx真淘气,碰到ü儿两点要摘去,摘去两点还是üüü。
三、增强识字味教学趣性
利用实物演示法、体态动作演示法、猜谜法、编儿歌方法、联想法、形象实际识字法、故事情趣识字法、溯源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用常理,避免易错笔画的方法、意义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四、语文教学生活化
正如某-12-13星期四这天我的`教学反思所记录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一向以来,总喜欢让学生结合实际尤其是当时情景学习。
上午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我要学生观察课文第二幅图,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他们发现:花儿谢了;叶不再绿,变黄了飘零了。之后问:“小松鼠的周围没有能听得见话的别的小动物,小松鼠的‘花正被谁摘了呢’是在对谁说”,全班顿时静得出奇。几秒钟后,罗畅突然大声说:“是他自言自语说的。”不错,课文
提示语的确写道:小松鼠自言自语地说……罗畅这孩子往往丢三落四的,开学初常常没带本子和铅笔甚至刚刚发的试卷到交卷时也找不着了。今日他是唯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很惊喜不由得摸摸他的头表扬他会动脑筋也很聪明。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自我有没有过自言自语,还创设了几个情景让他们能用自言自语说话。由于今日早辅课不是我上,急于教学中,我忘了晨检。我就在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格外”一词说话时这样问:“谁的小手格外干净谁的小手格外脏”边问就边叫全班:“举起你们的双手,伸直五指,亮出手心我看看;再亮出手背我看看,大家也互相看看评评谁是今日卫生标兵。”孩子们习惯性地转动了小脑袋左顾右看,还转身看后面的。结果李兴纯等几个很干净,李思博等躲躲藏藏没大大方方伸出手,但我看到了他的手很脏。查悦的原本干净,但染了几滴水彩,那尴尬的表情我无法用途语言描述,她向我申明:“我洗过了,但洗不干净。”我安慰她以后细心点别染脏了,回去再用洗手液多洗洗。孩子们经过观察所得,纷纷说了“某的小手格外干净;某x的小手格外脏。”再拓展到别的方面用“格外”说句练习中,也没脱离实际,始终把德育渗透其间。
午间打饭时,李兴纯把饭给弄掉了,吴镟琳不声不响提来扫帚和铁撮箕打扫干净了,此刻我表扬了吴镟琳:“吴镟琳,好样的,默默地做好事,很机灵动作很快,他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学习要认识的生字“样”时,组词“榜样”,我之后问:“在我们班,谁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啊”当时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太讲卫生的罗玉龙举起了手并说:“我!”我想此时的实例和情景才能更好让他们意会什么叫榜样,这比凭空的举例和解释更容易领悟。我之后说:“李兴纯以后可得注意拿稳饭钵,丢了怪可惜的,前几天我们读了练习册上的《悯农》,问我们懂得了什么,李元志就说得很好,他说‘每一颗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中出来的’”。
总之,让学生喜欢学习欢乐成长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境界,当前的教育仅仅靠埋头苦干强硬逼迫学生学习的负责精神已经落伍了。
文档为doc格式